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文章
2020年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發展環境也經歷著深刻變化,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大,國際環境發生劇變;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宏觀調控,對建筑業影響日益顯現,建筑業將進入中低速發展階段。建筑業經濟遇到發展困難的同時,也存在國家積極擴大內需、加大投資力度、推進新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機遇。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邁入中后期階段,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輪廓更加清晰。
一是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設是建筑業發展承載
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和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對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設做出重要部署。城市群一體化交通網,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城市道路與公路銜接,城市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銜接。民生工程“補短板”、公共服務類項目的建設、人居環境的打造,以及一、二線城市的新區建設和特大工業鎮的發展?!?/span>
二是城鎮化、全裝修住房、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老舊小區改造是建筑業發展有力支撐
堅持“房住不炒”宏觀調控下,土地拍賣和商品房建設增速放緩,商品房市場降溫明顯,房地產對建筑業產值的貢獻率下降,但是城鎮化發展還在持續,城鎮落戶限制放松帶來住房需求長期存在,各地安置房、租賃費、共有產權房等保障房建設力度加大,以及商品房推行全裝修成品交房,全面推行綠色建筑,深入發展裝配式建筑,形成對建筑業產值有力支撐。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辦〔2020〕43號)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城市或縣城(城關鎮)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改造工作,加快推動城市更新。
《省住建廳、發改委、財政廳關于推進城市老舊小區整治提升的實施意見》(閩建城函〔2019)107號)提出2020年全省安排30萬戶改造計劃,其中列入國家改造計劃的16.4萬戶,我省追加14萬戶。到2025年,我省計劃完成舊街區舊片區改造“百萬工程”,城市更新220平方公里。
三是智能建造是建筑業發展新方向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60號),推進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以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四是新基建是建筑業發展新動能
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包括:環保、公共衛生、養老健康、教育、防災減災、國防基礎設施等軟基礎設施投資,智能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陸海通道、“一帶一路”國際通道與走廊、生態走廊、前沿科技基礎設施等國家工程建設投資,智慧城市、海綿城市、提升城市的防洪抗震、應急避險、建筑節能等城市升級工程投資。
在龐大的應用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基建未來建設前景廣闊,各省市相繼出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政策及目標計劃。我省出臺了《福建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到2022年基本建成國家東南區域網絡樞紐和海上數字絲綢之路信息通信樞紐,為建筑業發展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附:
“十四五”期間主要任務與措施
(一)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競爭力
1.優化產業結構,支持建筑業企業做大做強。
2.提升競爭力,拓展企業經營領域。
(二)升級生產組織方式
3.全面推行新型生產組織方式,在政府投資項目持續推行工程總承包和全過程工程咨詢。
(三)提升建筑工業化水平。
4.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建筑。
5.分類推進裝配式建筑構件。
(四)融合智能建造突出創新驅動
7.推動基于建設全產業鏈的智能建造能力提升。
8.引導企業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
(五)深入發展綠色建筑
9.深入實施綠色建筑創建行動。
10.推進建筑能效和健康性能提升。
11.從設計源頭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
(六)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12.織牢工程質量安全責任體系,完善質量安全工作機制。
13.深化質量安全專項治理,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執法。
14.提升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
15.健全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技術政策體系。
(七)優化建筑市場環境
16.健全建筑市場保障體系。
17.不斷完善招投標辦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18.全面推行過程結算,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八)完善工程造價市場形成機制
19.推行清單計量、市場詢價、自主報價、競爭定價模式。按
(九)加強建筑人才隊伍建設
20.加強管理、設計、智能建造等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21.全面推進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培訓。
22.打造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平臺,穩步推行社會化培訓。
(十)強化組織實施
23.強化組織實施。
24.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高空車出租-18721710473
作者:高空車租賃小編,文章來自網絡,轉載僅為學習交流,如有不妥請聯系高空車出租小編刪除。